男篮丢冠揪出最大“罪人”!犹豫不决葬送胜利,球迷:一塌糊涂

作者:JRSKAN

上一场和新西兰的比赛中,廖三宁在最后时刻的高难度中距离打进,帮助球队收割比赛。本以为决赛面对澳大利亚廖三宁能再接再厉,但他最终还是陷入了犹豫当中,进攻端无法果断完成终结,也让他在这场决赛遭受了不少球迷的质疑。



决赛中,面对实力更加强劲的澳大利亚,中国男篮一度领先对手,即便战至最后一刻,战局仍然焦灼。上一场超神发挥的赵睿,这场比赛明显遭到了对手的严防,全场10中2仅得到10分,进攻端基本上全靠胡明轩和胡金秋扛起大旗。而廖三宁作为另外一名具备一定得分能力的后场,却又在这场比赛打得畏手畏脚,不知道何时去进攻,何时去组织串联。

整场比赛打下来,廖三宁在26分钟的上场时间里,5投0中,仅靠罚球得到3分,虽然与此同时也送出了4次助攻,但这样的数据,显然不足以对澳大利亚的后场产生太多威胁。



像廖三宁这种身材有些单薄的双能卫,在国家队如果没办法获得充足的球权和战术地位,确实难以打出自己在CBA联赛的那种自信心,否则他就只能陷入自我怀疑的挣扎。6场比赛打下来, 廖三宁在场均19.3分钟的上场时间里,得到5.2分2.2篮板4.3助攻,但三项命中率分别只有31.4%、25%和66.7%。



这场和澳大利亚的决赛,廖三宁的犹豫不决,不仅让他自己打得畏手畏脚,全队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响,有球迷直言:“廖三宁在干啥,要么就自己果断进攻,结果最后却让雷蒙接锅”、“这战术设计的,赵睿、胡明轩拿不到球?”“终结一塌糊涂”。



在这支国家队,廖三宁最多只能算是第三后卫,轮换顺位低于赵睿和胡明轩,如果没办法让自己打得自信一点,就像此前提到的,一直被当做双能卫来使用的廖三宁,就很容易会陷入不知道何时该进攻,何时该传球的挣扎当中。



如果未来中国男篮打算征召林葳、赵维伦这样的潜力后卫,像廖三宁这种在国家队有些水土不服的双能卫,短时间内估计无法再进国家队了。当然,如果赵睿这样的老将未来退出国家队,廖三宁在获得较为充足的战术地位情况下,可能还有机会在国家队为自己强势证明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标签